间质性肺病(ILD)如同潜伏在肺部的“沉默杀手”,早期症状常伪装成普通咳嗽或疲劳,但若任其发展,可能引发不可逆的肺纤维化。如何精准诊断?医生需化身“侦探”,从蛛丝马迹中锁定真相。
第一步:听身体“报警信号”
ILD的早期症状常被忽视:爬两层楼就气喘吁吁、运动后干咳不止、夜间憋醒,甚至手指末端像小鼓槌般膨大(杵状指)。这些信号虽不致命,却是身体发出的“求救信号”,提示肺部可能正在经历炎症或纤维化。
第二步:用CT“透视”肺部
高分辨率CT(HRCT)是诊断的“火眼金睛”。它能捕捉到肺间质的细微变化:网格状阴影、磨玻璃样改变、蜂窝状结构……这些影像特征如同“密码”,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类型(如普通型间质性肺炎、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等),甚至预测病情进展速度。
第三步:肺功能“量化”损伤
展开剩余41%ILD患者的肺功能常出现“双降”:肺容量减少(限制性通气障碍)和气体交换效率降低(弥散功能下降)。通过吹气测试,医生能精准评估肺部“战斗力”,为后续治疗提供方向。
第四步:病理活检“一锤定音”
若影像和功能检查仍无法确诊,支气管镜或肺穿刺活检则是“终极武器”。取一小块肺组织,在显微镜下观察炎症细胞、纤维化程度,甚至基因突变(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的MUC5B基因),直接锁定“真凶”。
第五步:排除“模仿者”
ILD症状常与其他疾病混淆,如心衰、哮喘或职业性肺病。医生需通过心电图、超声心动图、职业暴露史等手段,逐一排除“模仿者”,确保诊断无误。
ILD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病情进展。若你或家人出现持续呼吸困难、干咳,切勿轻视!
发布于:北京市天牛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